库克群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中地理最全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1#

高中地理复习

第1篇宇宙和地球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系统

1、宇宙的范围:亿光年

2、宇宙的特点: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

3、宇宙的组成:天体,弥漫物质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4、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二:太阳系

1、太阳系的基本构成:恒星(中心天体)、大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

恒星(中心天体):太阳

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质量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木星,土星:巨行星(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

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最大:木星

最多卫星:土星

矮行星:谷神星、冥王星、卡戎、UB(齐娜)

2、太阳系的运动:运动速度:千米/秒,周期:2.5亿年

八颗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太阳

(1)基本特点

组成成分:氢和氦

(2)太阳的外部结构

(3)太阳活动

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周期:11年

太阳活动的对地影响:气候变化(降水、气温)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太阳风在极地形成极光

三、地球宇宙环境的意义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日地距离: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月球的表层环境与运动

1、微弱的引力

2、月球地貌

平原、盆地

高原、山地

环形山

3、月球的运动

公转与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27.32天(恒星月)

二、月相

月相——因日地月三者位置不同而产生的。

月相:新月,上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娥眉月

朔望月:从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所经历的时间29.53天。

三、日食与月食

日食

月相:新月

某地出现日全食也必然出现日偏食

某地出现日环食也必然出现日偏食

月食

月相:满月

某地出现月全食也必然出现月偏食

四、潮汐作用及其意义

1、潮汐的形成

引潮力=实际引力-平均引力

地球表层某点的实际引力与平均引力存在差值,形成引潮力。

2、大潮和小潮

在新月或满月时,海面涨落的潮差最大,称为大潮。

在上弦月或下弦月时,海面涨落的潮差最小,称为小潮。

大潮:初一(朔)、十五(望)

小潮:初七、初八(上弦月)、廿二、廿三(下弦月)

3、潮汐作用的影响和意义

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加剧海岸侵蚀;

2、顶托河水入海;

3、影响海岸生物。

人类利用潮汐:

1、进行捕鱼、晒盐等生产活动;

2、滩涂水产养殖;

2、利用动力资源进行发电;

3、发展港口。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一、太空探索的历程

年,原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人类由此进入了太空时代。

年,原苏联的东方1号载着加加林在太空中飞行了分钟,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同年,美国启动了阿波罗计划。

年,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年,美国生产的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由此进入到规模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的空间探索与实验阶段。

二、太空探索的意义

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等

专题4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基本情况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逆;南极:顺。

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59)

自转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南北极点为0,其他地点为15°/小时。

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至0。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产生地方时

(3)地球自转偏向力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偏向,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物体向左偏转。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无偏向。

(4)造成地球形变

中间略鼓,两极稍扁。梨形地球。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年天6时9分10秒

回归年天5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快(1月初)

远日点慢(7月初)

*赤交角:*道平面(地球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

*赤交角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北回归线23°26′N

南回归线23°26′S

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

2、四季的形成

由于*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往返移动,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昼夜长短(太阳辐射的时长)的年变化,使得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在时间上分配存在不均,从而形成了寒暑交替的季节变化。

(1)太阳辐射的强度

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衡量太阳照射的强度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最大达90°。

太阳直射必发生在正午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值: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2)太阳辐射的时长

用昼夜长短来衡量太阳辐射的时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2、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3、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有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块构造学说:

1.世界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板块运动的条件:前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层上滑动。

动力:地幔物质的对流。

3.板块运动的结果:碰撞→陆洋→靠近大陆一侧→岛弧(琉球群岛)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

↘靠近海洋一侧→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陆陆→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

↘海洋(红海、大西洋)

二、地震与火山

1、地震

地震是从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开始的。通常把地下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地震发生时,能量从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其中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

震级与地震烈度

(1)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释放相差30倍。

(2)地震烈度:地震破坏的强烈程度。

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有关;

等震线:地震烈度相同点的连线。

2、火山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强大的压力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结果。

(1)火山的类型: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火山评价:

弊:破坏植被、农田、建筑物、造成伤亡;火山灰扩散到大气中影响气候。

利:肥沃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有用矿物;成为旅游景点。

3、地震与火山的分布

(1)地震的分布:板块碰撞地带

主要分布在①环太平洋地震带80%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火山的分布:板块俯冲带

主要分布在①环太平洋火山带60%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③红海—东非火山带、洋底火山带

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岩石

1、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规律形成的集合体。

岩石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型。

2、岩石间的转换

3、常见的变质岩:

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石英岩,页岩→片岩、板岩等。

二、矿物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矿物是地壳中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产物。

在地壳中已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排前8位的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的元素绝大多数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尤其是含量非常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方解石、橄榄石、长石、辉石等。

大量可利用矿物富集在一起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产。

专题7地貌

一、主要地貌类型

1、流水地貌

由流水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

流水作用:侵蚀搬运堆积

1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2河流中游:流水减缓河谷宽阔形成曲流

曲流又称河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河流的凹岸不断遭受侵蚀,而泥沙在凸岸不断堆积,导致河流越来越弯曲。

③河流下游:河床平缓堆积作用强盛,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2、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1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水(酸性水)与石灰岩(可溶性岩石CaCO3)气候不能过冷

2分布:石灰岩地区.我国西南(滇、贵)

3喀斯特地貌类型:地表:石芽(石林);溶蚀盆地;落水洞;孤峰(峰林)

地下: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湖)

4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喀斯特地貌首先发育的是石芽、溶蚀洼地和落水洞,接着形成洞穴和地下河。随着地面溶蚀加剧,溶洞和地下河崩塌,导致地面塌陷,形成溶蚀盆地和峰林。随着盆地逐渐扩大,峰林消失,最后仅残存孤峰。

5喀斯特地貌基本评价:优点: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缺点:易漏水、坍塌,影响基本建设;土壤不保水、肥力低。

3、海岸地貌

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潮汐、生物、气候、入海河流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地貌。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1海岸地貌

类型: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

分布:杭州湾以南,山东和辽东半岛

2海积地貌

类型:沙滩、沙洲、沙堤

分布:杭州湾以北

4、风成地貌

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其中风力对地面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蚀地貌。沙尘经风力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地貌,称为风积地貌

1风蚀地貌

类型: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分布:干旱和沙漠地区

2类型:沙漠、沙丘、*土

5、*土地貌

1*土地貌的形成原因:西北荒漠粉沙物质经过风力搬运和堆积形成*土高原,受流水长期侵蚀和切割而形成。

2*土地貌的类型:塬、梁、峁

*土塬:范围较广顶部较平坦的残留*土高原面

*土梁:长条形的*土高地

*土峁:一种孤立的*土丘,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呈圆穹形。

3*土地貌分布:广泛分布于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我国*土高原最为典型。

4*土地貌的优缺点

优点:*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土壤空隙中保持一定液态水量的性能)好,富含矿物,有利农作物生长。

缺点:*土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冲走的*土在河底沉积、淤塞河道,导致洪灾。

5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需要综合治理。

在*土地区怎样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禁止树木滥砍滥伐;建造梯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6、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在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产生的。

内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外力作用:在太阳和重力影响下,大气、水和生物对地表形态的改变。

外力作用使地球表面趋于平缓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

2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

五种基本地形区的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密集——陡坡;稀疏——缓坡。

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的特点:

1厚度变化规律:夏厚冬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温度变化规律:-6.5°C/m

3天气现象显著: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其中固体尘埃起凝结核作用)

三、大气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大气圈是地球坚实的防弹衣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遮阳伞: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大气的吸收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适度的大气压也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

专题9行星风系

一、气压与风

1气压:单位面积上承受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单位:百帕(MPa)

标准大气压:百帕,相当于mm水银柱的高度。

热力环流——地面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2风的形成过程:

1.风是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

2.水平气流(风)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3.气压值的大小随高度上升而减小

4.高空的气压高低性质与地面相反

5.高空的水平气流方向与地面相反

3等压线

等压线可以描述某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的水平气压场。

等压线是封闭的曲线

二、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1.单圈环流前提: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的自转

2.三圈环流:受地球自转影响

气压带风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

3.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气压带宽度:10个纬度移动范围:5个纬度

4.大气环流的意义: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纬度增高、气温降低

5.气候基本要素→气温→次要因素: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次要因素:沿海地区受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主要因素:气压带:高压干旱、低压多雨

降水→次要因素:海陆位置与风带:海风增湿、陆风干燥

↘次要因素: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三、行星风系与气候

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主要气候

专题10季风

季风: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季风哪里最典型的地方:东亚、南亚

一、季风的基本特点

1、东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表现: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2、南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表现: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二、季风与气候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

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

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高温多雨冬:低温少雨

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季风气候的特点:雨热同期

三、评价季风气候

1.夏季风影响下:

有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是中国大陆主要的水汽来源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生产区:东北平原

不利:降水量过于集中,易造成洪涝,导致水资源浪费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2.冬季风影响下:

寒冷干燥,造成低温冻害

冬季风强——寒潮

↗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专题11台风、寒潮、梅雨

锋:冷暖气团相遇所形成的狭长过渡地带。

锋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锋面移动缓慢或长时间在一个地方摆动,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一、台风

1、台风的性质:强热带气旋

天气特征:狂风、暴雨、巨浪、海潮

2、台风的形成条件

北纬5-20度之间的热带洋面: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

3、台风对我国影响的时间和路径

发源:菲律宾以东洋面

时间:每年7~9月份

影响范围:我国东南沿海

4、台风的利与弊

1带来大量降水。

2严重威胁航运安全,能摧毁地面建筑、道路、庄稼等。

采取的措施:加固堤防、船只进港、疏散居民等

二、寒潮

1、寒潮的性质

冷源: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南下过程:冷锋

2、寒潮的影响范围和时间

范围:我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外

时间:秋末至初春

3、寒潮带来的天气:雨雪、大风、霜冻、沙尘暴

4、寒潮的界定

5、寒潮的利与弊

1导致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牲畜和农作物冻伤

2消灭害虫,帮助小麦过冬,有利于盐业制卤等

三、梅雨

1、梅雨的性质

准静止锋

2、梅雨的影响范围和时间

范围:我国江淮地区

时间:6月中旬至7月上旬

3、梅雨形成的原因

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动力:副热带高气压)在江淮一带与北方冷空气势均力敌,徘徊不去。

4、梅雨的影响

梅雨过后,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进入伏旱。

梅雨云系提供了丰富的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全球变暖

1、原因之一: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表释放的长波辐射,又以长波辐射形式反射回地表,使地表增温,产生温室效应。

2、评价全球变暖:弊利

·中高纬度,气候变暖,适合农业发展;

·改善世界人口分布的面貌;

·……

·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城市、港口;

·冰盖断裂,冰山移动,威胁航行;

·寒带地区的生物种类减少;

·疾病爆发和虫害增多;

·……

3、遏制全球变暖:

1开发替代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植树造林

3加强全球合作

二、酸雨

PH≦5.6的降水的大气降水

1、原因:燃料燃烧排放SO2和NOX等酸性气体。

2、分布:

世界分布:西欧,北美和东亚。

我国分布: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3、影响

导致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淡水生物死亡;还腐蚀建筑物和暴露在室外的文物古迹等

4、酸雨的控制

酸雨控制的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三、臭氧洞

臭氧层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离地表20~30千米的范围内。

1、臭氧层作用:保温作用

防护作用

2、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大量使用氟利昂

3、臭氧减少的危害

·会使平流层温度分布和对流层热量情况发生变化,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

·会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降低生物量,甚至造成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

·会促使城市污染气体——二氧化氮的分解,产生一氧化氮和臭氧,形成光学烟雾。

·加快橡胶制品的老化,使染料褪色,缩短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的寿命

四、城市热岛和雨岛

1、热岛效应——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2、城市雨岛:市区雨量比郊区多

1原因:尘埃热岛的热力作用

2对策:加强绿化

增加水域面积

减少人为热量排放量

专题13-14水循环与水资源

一、水圈的构成

狭义水资源: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占淡水总储量的0.3%,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二、水循环

1.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分类: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三、水资源的分布

1、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

2、世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水资源总量按国别排序: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印度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河水补给类型: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等。

时间分布/p>

季节变化:东部季风区—夏季风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西北内陆区—冰川积雪融水—夏多冬少

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

四、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气侯干旱2、能直接利用水资源少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1、用水量增加2、利用率低,浪费严重3、水质污染严重

专题15海洋

一、洋流

海水常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称为洋流。

1、分类

按海水温度分类:暖流: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高纬流向低纬

按成因分:风海流

补偿流:垂直补偿流:涌升流、沉降流

水平补偿流

密度流

行星风系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

2、洋流分布规律

北半球洋流呈8字形,南半球以赤道为轴对称。

规律一: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规律二:

北印度洋洋流随季风变化,夏顺冬逆。

3、洋流的意义

(1)往高纬输送热量,减小温差。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形成渔场。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涌升流)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东格陵兰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3)古代航海的重要动力。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既稀释污染,又扩大污染。

归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ElNino(圣婴)原为秘鲁渔民称呼圣诞节期间在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的海水升温现象。现泛指东部太平洋水温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周期:4~7年

2、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

东南信风减弱

南赤道暖流减弱→西太平洋沿岸海水降温→下沉气流,出现旱灾→引起森林大火

秘鲁寒流减弱,南太平洋东岸海水升温→上升气流,出现暴雨洪涝

涌升流减少,鱼食减少→鱼死亡,渔民欠收→以捕鱼为食的海鸟死亡

3、拉尼娜现象

与ElNino现象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出现大范围的比常年低得多的显著下降称为LaNina(拉尼娜)现象。

三、海洋石油资源开发

海底的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矿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全世界海底油气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东南近海、北冰洋大陆架、几内亚湾沿岸和我国近海

四、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洋空间:海面、海底、海洋水体、海岸地带

2、开发利用:交通运输、生产、通讯、储藏、旅游

海洋空间利用:交通运输:海港码头、船舶、开凿隧道等

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等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光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等

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等

五、海洋权益

浩瀚的海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交通价值、资源价值、*事价值

海洋的*治地理空间可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

领海:与海岸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海域。沿海国对领海拥有全部主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

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宽约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海域。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家对海域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以及其管辖权,而其他国家则享有海上航行、飞行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公海: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大海域。任何国家对公海都不拥有主权。沿海国和内陆国都有海上航行、飞行、捕捞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第5篇人口

专题16、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移):(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

人口增长率:(机械变动人口+自然变动人口)/总人口*‰

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

·人口发展的一般历程:

工业化之前:人口低增长阶段

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很小,增长缓慢

工业化初期:人口高增长阶段

特征: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过大,增长加速

工业化中后期:人口增长率下降阶段

特征: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扩大速度趋缓

后工业化时期:低增长阶段

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死亡率有所回升(老龄化的直接表现)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等方面。

人口年龄构成主要指少年儿童(0~14岁)、劳动人口(15~64岁)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

衡量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性别比,即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通常以每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人口出生的性别比约为~。

·人口金字塔:

是一种可以形象、直观地同时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图形。

分类:增长型(发展中国家)、稳定型和缩减型(发达国家)

增长型:底座宽大,塔顶窄小,少年儿童和青年比重大,人口高增长

稳定型:除塔顶人口逐步缩减外,其余各年龄段的数值相近

缩减型:底座收缩,少年按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与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于或大于7%

直接表现:死亡率回升、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不再扩大或趋于萎缩

人口严重老龄化:等于或大于10%

直接影响(社会问题):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不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压力增大

*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多于少年儿童人口的国家。

欧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洲,人口增长率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压力:

直接表现: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社会问题:加大了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的压力。

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婴儿死亡率最高、平均预期寿命最短的大洲。

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

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人口增长缓慢)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亚洲北部与北美北部(寒带)、亚洲中部(高原高山)、非洲北部与大洋洲(沙漠和干旱草原)、南美洲北部(热带雨林地区)

·人口分布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

其他条件:历史

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云南)一线(胡焕庸线)

特点:东部多,西部少

平原盆地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区少

湿润地区多,干旱地区少

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

交通发达地区多,交通闭塞地区少

·人口迁移:

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劳务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向发达国家转移

难民迁移:自然灾害、战争

智力迁移: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地区的迁移

资源开发吸引的移民

大型基础设施所引起的人口迁移:三峡水库的建设

美国硅谷中50%以上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犹太人和华人。

迁入:美国、德国、加拿大和西欧

迁出:中国、墨西哥、印度和菲律宾

专题18、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

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口总体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特征。

第六篇城市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

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主要类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是否便捷

·上海的中央商务区:

浦西的外滩、北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

·城市功能分区: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和风景区。

商业区:上海的南京路、豫园、北京的王府井

居住区:曹杨、鞍山、控江

工业区:漕泾化工区、闵行重工业区、安亭汽车工业区

文教区:上海五角场地区和松江大学城

风景区:佘山国家旅游渡假区、青浦淀山湖——朱家角旅游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

受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专题20、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城市体系:

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巴黎、布鲁塞尔、香港、苏黎世、法兰克福、多伦多、新加坡

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

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华南的广州、深圳,华中的武汉,西南的重庆,华北的天津,东北的沈阳和大连,西北的西安和武汉

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山东省的济南和青岛,吉林省的长春和吉林

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

·城市规模:

我国用城市中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来划分城市的规模。

超大城市:人口万以上

特大城市:人口万以上

大城市:人口50万~万

中等城市:20万~20万

小城市:20万以下

·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我国四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形成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专题21、城市化

·城市化主要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世界城市化的主流有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化: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原先位于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过程,是城市拓展的主要形式

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加之郊区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口增加,乡村中人口出现回升,城市中心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逆城市化:大城市人口向周边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表现为人口减少,在乡村和小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

·城市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第7篇产业区位与分布

专题22、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

气候:热量条件决定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熟制;水分条件决定农作物的品种,影响农业生产方式。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理想的农耕区;山地坡度较大,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只在坡度缓的地区适合发展梯田农业,一般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消费市场、交通运输

其他因素: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国家*策

·美国乳畜带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气候冷湿、城市集中、土壤贫瘠

1、社会经济因素:形成了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乳畜业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

水田农业最为普遍的是种植水稻。

特点: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劳动集约化程度高;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世界分布:亚洲东部、南部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我国分布: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水分、热量充足

土壤:肥沃

地形: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丘陵低山,适合水稻生长

人文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有利于水田农业的发展

出口量max:泰国

耕地面积max:印度

出产量max:中国

旱作农业

特点:发展中国家;自然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收成对自然的依赖较大;产品商品率低

分布: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世界分布:中亚、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我国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玉米、高粱、大麦、谷子、大豆

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甜菜

牧场畜牧业

特点:实行围栏放牧;经济规模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分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湿润地区(新西兰、阿根廷)

游牧畜牧业

分布:干旱地区

世界分布:北非、西亚、中亚及非洲南部一些地区

我国分布: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草原牧区部分地区

牲畜:北非中亚——骆驼、绵羊、山羊;中亚——马;东非——牛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特点:高度发达;商品化高;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混合

世界分布:北美东部温带、亚热带地区;欧洲的西欧和东欧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北美: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广阔,交通便利,市场广大

玉米、小麦;养牛、养羊、养猪业

特点: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地中海型农业

特点: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世界分布:南欧、西亚、北非等地中海沿岸以及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

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作物:小麦、大麦等冬季作物;油橄榄,无花果,葡萄、柑橘

热带种植园农业

特点:商品化程度高;大种植园式农场

世界分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部分热带地区

我国分布:海南省,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云南省南部

热带作物: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

热带水果:香蕉,菠萝

专题23、工业区位与工业区

·工业区位条件:

能源和矿产资源;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集聚;土地价格。

·工业区位所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

原料主导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厂

能源主导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

市场主导型工业:家具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啤酒厂,饮料厂

劳动力主导型工业:纺织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技术主导型工业:电子、飞机、精密仪表制造业

·工业区位变化:

一、19世纪初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分布:

匹兹堡:煤矿附近(能源消耗大)

分布主导因素:能源——煤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分布:

杜鲁特:铁矿附近(冶铁技术进步)

分布主导因素:能源——铁

三、20世纪中期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分布:

巴尔的摩、费城:开始接近港口,靠近消费市场(海运发达,利用国外资源)

分布主导因素:市场

·*世界主要工业区:

分布特点: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

分布:北美、西欧、东欧、日本和亚洲东部沿海

北美工业区

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区。

分布: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西欧工业区

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核能、航空、汽车、化工等技术密集型工业最为发达。

分布:位于欧洲西部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北部

东欧工业区

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实力雄厚,属资源密集型重工地区。

分布: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工业多属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是世界上著名的临海工业带。

分布: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濑户内工业区:广岛、福山(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

阪神工业区:神户、大阪(地震)

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丰田(日本汽车城)

京滨工业区:横滨(贸易、海运)、东京

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分布:北起韩国东南沿海和中国东部沿海,向南延伸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工业类型初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

各国纷纷建立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有中国特色的出口加工区)等,是这一带成为二战后新兴的工业区。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分布:

环渤海(京津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京津唐工业区:北京、天津、唐山

轻重工业都发达;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区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南京(江苏)、杭州(浙江)、上海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和效益最好的综合型工业区技术密集型产业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香港、澳门

最具经济活力和工业化程度最高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生产方式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

技术含量高、科技精英多;产品具有轻、小、精、贵的特点

硅谷

位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圣克拉拉谷底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第8篇地域文化

专题25、文化与环境

·文化:

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

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多样性,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决定了人工制品的材料、样式和风格(建筑、服饰、食物、使用的器具)。

环境影响产业分布、社会生产发展水平、非物质文化、原始宗教和信仰。

文化是在环境的背景下通过人类的社会活动形成的,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关系也同样对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蒙古族民歌(音乐浑厚):马头琴、长调

陕北民歌:唢呐、信天游

专题26、世界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

民族有时被更广泛地界定为一个国家的国名整体,与种族不同,它不是自然遗传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世界各地不同人群所新城的地域文化具有地方性、民族性、民间性和传统性。

·国粹:京剧、书法、国画、无数、中医药等

·文化整合:

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也就是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通过接触、交流、传播、融合和吸收,形成新文化的过程。

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世界文化圈:

文化圈又称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生存方式的地理区域。

文化圈的划分以文化源地为中心,以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为单位进行整合。

西欧文化圈

是西方文化发源地,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

分布: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宗教信仰:基督教新教、罗马天主教

文化: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乳畜生产文化;刀叉;哥特式(德国科隆大教堂);感恩节

东欧文化圈

文化深受俄罗斯影响

分布: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

宗教信仰:东正教

文化:东正教堂(拜占庭式(斯拉夫式));俄罗斯芭蕾舞艺术

东亚文化圈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

分布: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

文化:季风气候造就稻米生产文化;筷子;旗袍;和服;蒙古袍;汉服

南亚文化圈

古文明中心之一,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

分布: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语言:基本属于印欧语系

文化:印度泰姬陵、纱丽服饰

东南亚文化圈

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多元文化)

分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宗教信仰:佛教、伊斯兰教、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

文化:吴哥窟(柬埔寨)、婆罗浮屠(印尼佛塔)、鱼尾狮(新加坡)

非洲文化圈

民族、宗教复杂

分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种族:黑色人种

语言:主要属班图和苏丹语系

宗教信仰:原始宗教

文化:原始图腾、打击鼓、宗教仪式

拉丁美洲文化圈

分布: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历史上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语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宗教信仰:天主教

文化:墨西哥金字塔、阿根廷探戈舞、巴西桑巴舞、狂欢节

太平洋文化圈

分布: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

语言: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宗教信仰:基督教

文化:崇拜多种神灵;相信巫术;擅长航海;土风歌舞

·西欧文化的传播:

人口迁移;商品贸易;文化交流活动(现代社会常用);殖民扩张;战争;传教

专题27、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景观:

东北黑土文化

分布:温带森林草原地区

民族:汉族;满族

建筑:泥草房、泥瓦房;火炕,火墙

服饰:棉;皮

文化:渔猎文化;黑土农耕文化;东北二人转

华北平原文化

分布:温带阔叶林地区

民族:汉族

建筑:四合院

服饰:棉装

食物:面食

文化:京剧;评剧

*土高原文化(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分布:华北、西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农牧业交错地带

民族:汉族;回族

建筑:窑洞

食物:面食;肉食

文化:秦腔;信天游

内蒙古草原文化

分布: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畜牧业

建筑:蒙古包

服饰:蒙古袍

食物:肉;奶;面

文化:马头琴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分布:温带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农业:畜牧业;绿洲农业、果业

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建筑:阿以旺(维吾尔族);毡房(哈萨克族)

食物:肉;奶;面;茶

文化:坎儿井;清真寺

青藏高原文化

农业:种植青稞;牦牛、藏绵羊

民族:藏族

建筑:石砌碉房

服饰:掉袖藏袍食物: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

文化:五体投地的宗教礼拜

四川盆地文化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农业:水稻;小麦

建筑:吊脚楼(气候潮湿)

食物:川菜(麻、辣)

文化:川剧

云贵高原文化(文化的多样性)

分布: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民族:全国少数民族最多

建筑:竹楼(西双版纳);鼓楼(贵州)

食物:烟;酒;茶

江南水乡文化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自然景观:平原;丘陵;水乡泽国

食物:大米;蔬菜;鱼类

文化:四柱;评弹;越剧

华南妈祖文化

分布: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

农业:三季稻作

民族:汉族;壮族;黎族;高山族

食物:米食为主

文化:崇拜海神;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粤剧

·海派文化:反映了上海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

海派精神: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永不止步

第9篇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28、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RS)

要素:遥感对象;传感器;信息传播媒介;遥感平台;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

判读标志:影像的形状、色调特征、大小

彩红外航片:拍摄高度低,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较大)

彩红外卫片:拍摄高度高,范围大,内容简略

应用:科学评估;产量估算;天气预报;灾情监测;矿产勘探;工程选址

·全球定位系统(GPS)

功能:定位;导航;测量;定时;测速

特点:实时跟踪;准确定位;灵活性;实时性

优点:全球性;全天候;精确度高

3颗卫星(静态);4颗卫星(动态)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科学的第三代语言

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功能:数字地图;图层功能;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

应用:测绘;图斯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与评估;城乡规划;市场分析;区域管理;*事

体积小

质量小

点击了解更多,免费体验高中英语公益课,提高英语技巧,突破分,限时0元抢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